國內廣泛采用手糊成型玻璃鋼制品工藝
從世界各國來看,手糊法仍占相當比重,說明它仍有生命力。手糊成型顧名思義是作業(yè)者用手工制作的方法,作為最古老的玻璃鋼制品成型工藝,手糊成型至今還有著廣泛的應用。手糊成型法的特點是用濕態(tài)樹脂成型,設備簡單,費用少,一次能糊10m以上的整體玻璃鋼產品。缺點是機械化程度低,生產周期長,質量不穩(wěn)定。近年來,雖然中國從國外引進了擠拉、噴涂、纏繞等工藝設備,但是手糊工藝仍在普遍應用,相信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手糊成型工藝還將繼續(xù)存在,并發(fā)揮作用。
無模具玻璃鋼制品工藝生產技術
通常情況下,生產玻璃鋼制品的方式是先要開發(fā)模具,然后根據(jù)模具進行具體的FRP制品生產,對于小批量的產品需求,做出這樣的模具比較浪費,因此無模具玻璃鋼工藝就有了用武之地。首選做好卡板,搭出玻璃鋼制品造型。接下來用的就不是一般的木頭,而是輕木跟玻纖通過環(huán)氧樹脂復合的板。也有用PVC與玻纖和環(huán)氧復合的板做的。每條板需要先鉚接固定,然后用結構膠相互之間粘接。表面要刮環(huán)氧的膩子,打磨.一種很好打磨的環(huán)氧膩子,主要是填料的作用。還要糊玻璃布增強,后噴底膠和膠衣,打磨處理表面,然后把它當成陽模來翻一個模。玻璃鋼制品制作完成,一般采用這種工藝的都是訂單數(shù)量少,做模具不劃算才會這樣做。
玻璃鋼船制造工藝
船艇、船舶都是大型玻璃鋼制品,主要采用手工成型工藝。為此,在船體成型中優(yōu)勢要遇到垂直成型面或需要仰面成型的情況,所以有必要對手工成型質量作更為嚴格的管理。各個工廠未來達到成型的最高水平,分別采用組合模具或或回轉模具,以解決上述困難。玻璃鋼制品最好采用整體成型,但是在船與加班的連接處,割斷和船體的連接處等也不得不采用用二次膠接工藝。而船體使用纖維增強塑料,甲板用木制品時,不僅要二次膠接,而且還要進行機械加固。這些膠接或加固的方法必須根據(jù)船的使用條件和制造工藝考慮決定,特別是批量生產時,需要充分考慮膠衣面或其背面,二次連接部位的精加工的工時,美觀等因素。
玻璃鋼制品模壓工藝技術
RTM是一種閉模低壓成型的方法。將玻璃鋼制品材料置于上下模之間;合模并將模具夾緊;在壓力下注射樹脂;樹脂固化后打開模具,取下產品。樹脂膠凝過程開始前,必須讓樹脂充滿模腔,壓力促使樹脂快速傳遞到模個內,浸漬纖維材料。RTM是一低壓系統(tǒng),樹脂注射壓力范圍0.4-0.5MPa,當制造高纖維含量(體積比超過50%)的制品,如航空航天用零部件時,壓力甚至達0.7MPa。纖維增強材料有時可預先在一個模具內預成型大致形狀(帶粘結劑),再在第二個模具內注射成型。為了提高樹脂浸透纖維能力,可選擇真空輔助注射(VARI-vacuum saaistedrsininjection)。注意樹脂一經(jīng)將纖維材料浸透,樹脂注口要封閉,以便樹脂固化。注射與固化可在室溫或加熱條件下進行。模具可以復合材料與鋼材料制作。若采用加熱工藝。宜用鋼模。
方圳雕塑玻璃鋼制品工藝生產技術
根據(jù)客戶要求,翻制不同材質模具。如硅膠模、石膏模,亦或玻璃鋼模。幾種模具各具有優(yōu)缺點。如硅膠模,其成本極高,但它翻出的玻璃鋼成品,其效果最佳。玻璃鋼模也可多次使用,成品效果也不錯,卻有易變性的缺點。而石膏模則是一次性的,造價低。制模時候,技術人員需要根據(jù)產品形狀,將模具分成兩塊以上。但其宗旨便是不破壞模具、方便安裝以及易于拼接。雕塑玻璃鋼制品制造采用手糊成型辦法。分別對若干個單元模具進行翻制。拼接,又稱作組裝。依此成型出單元產品,然后將它們組合成一整體。接縫處理,將若干單元產品拼接之后,其縫隙需要粘接、打磨處理。支架制作。即支撐成品穩(wěn)定的骨架,一般情況都是以鋼材為主。后期處理表面批刮樹脂膩子,并且打磨。雕塑玻璃鋼制品可通過彩繪、噴涂、做舊、貼金等手法,可以做到仿金、銀、銅、仿古銅、仿玉、仿石、等效果。
商場兒童滑梯玻璃鋼制品工藝生產技術
商場兒童玻璃鋼滑梯整體采用第三代結構,頂部和擋板及滑梯采用玻璃鋼制品, 防靜電,表面光滑,堅固耐用,抗老化耐腐蝕,不褪色,免維護、安全環(huán)保、使用壽命長等優(yōu)良特性。玻璃鋼滑梯骨架是鍍鋅鋼管,噴上油漆,頂子和骨架部分打孔后經(jīng)過鋁合金扣件用不銹鋼的鑼絲連接。整體結構相當?shù)乩危踩詷O高,玻璃鋼滑梯可以培養(yǎng)孩子們的勇敢精神,備受中高端商場兒童游樂場用戶所青睞。